搜索
简体中文
 

为上帝举起生命的火把:修行问答(五集之四) 1999.11.25,南非约翰尼斯堡

摘要
下载 Docx
阅读更多

不论何时,我们在精神上或物质上,都应该奉献自己帮助我们兄弟姊妹。我们同一体。

耶稣基督以面包和鱼喂饱了五千人,鱼是肉类。那是罪行吗?耶稣也帮助渔夫捕更多的鱼,那是一种罪行吗?不是。我们不了解他才是罪行。他并没有吃鱼;也没给人吃鱼。我们每天也在吃鱼,不过是吃素「鱼」。我们也称它为「鱼」。「汉堡」也是,有时我们称「素汉堡」。有时我们懒惰,就叫它「汉堡」。我们有像「鸡」,像「清蒸鱼」的食物。都是素食。非常好吃!假如你不是素食者,第一次吃到,因为它看起来像鱼,吃起来也像鱼,你可能不知道是素的。如果告诉你那是鱼,你会相信。若我们告诉你这是汉堡,你也会相信。耶稣所属的宗族,数千年来都是茹素的。倘若你想多了解天主的生活,最好多花些时间。还有,他到印度学习十三年。圣经的这段空缺,你无法作解释。另外他在印度学习,那里的瑜伽行者和师父们都吃素,他怎么可能再吃荤呢?你漏掉了这两个因素。当然,圣经无法一五一十地为你记录下来;你必须自己作研究。教会不希望你们懒惰,把一切都摊在桌面上。你必须要有创意,要有渴望心…假如你很想了解耶稣的一生,就得自己去研究,多读一些书籍、历史事迹,以及新发现等等。不管怎样,对于耶稣所收的渔夫徒弟,他未叫他们再去捕鱼。他说:「来吧!我教你们如何『捕人』,」是吗?他说:「放下鱼网,我教你们如何传道。」既然他们都是渔夫,耶稣有时就用渔夫的用语跟他们说话。他说:「很好,今天我们捕到一条大鱼」-意思是说,有个很好的人来印心。我们有时也这么说。为何我了解这些?因为我得到直接的教导。若你想了解,你也必须有直接的教导。我说过我会教你们,如何直接得到耶稣的教导。你就可以和他辩论,他会告诉你他没有吃鱼。可怜的明师!大家都说他做过这个、那个。他会告诉你不是这样的,可是你听不见,同样地你们可曾记得耶稣当时的处境,有多艰难!有多少人骚扰他,迫害他和他的徒弟?所以必须用密语沟通,比如说:「今天是我们『捕鱼』的大日子…」或「我们一起出去捕鱼。」如果他真的需要捕鱼,他就不会跟他的十二门徒说:「来吧!忘掉它吧!我教你们如何『捕人』」。现在你们懂了。谢谢!天主不会为了吃,而造成其他众生痛苦。他不会那样。他是很谦卑的人,有着伟大的精神,他很谦卑、很克己。他不需要靠鱼维生。这星球有那么多食物可以维持生命。

您对使徒有何看法?天堂在哪里?它是宇宙一部分吗?使徒?他们是耶稣最接近的弟子,当耶稣不在时,他们宣扬他的教理,给人印心,讲解如何打坐等等。至于天堂,它不是宇宙一部分。天堂是我们自己创造的,是我们自己的心境。比方说当你快乐或恋爱的时候,你会觉得置身天堂。无论你人在何处,有个小屋就很快乐。但是当你悲伤,受到威胁、压迫时,即使你住在皇宫,也会觉得像在地狱。所以若和上帝沟通,每天都会像在天堂般。所以才说人间天堂。「看啊!天国近了。」天国并不遥远。

亲爱的师父,我们应该奉献一生为穷人或病患服务吗?这么做会不会介入他们的选择或业障?不,不会。不论何时,我们在精神上或物质上,都应该奉献自己帮助我们兄弟姊妹。是吗?我们同一体。若他饿,你也饿。若他渴,就像你渴。应该这样才对。并非一定要这么做!那是种内在的感受。例如,若你看到有人又饿又渴,快死了,你觉得很痛苦,感同身受就会去帮助他。这就是衡量你爱心、等级和同情心的方法。这不是规定!也不是要守的戒律,而是你内心的感受。如果你觉得应该帮助那个人,就表示你有爱心,你应该感到高兴。知道自己有爱心,就是唯一的奖赏。你应该去做。谢谢。

我觉得我有很多爱,不过都卡在心里。您能帮我把爱散播到宇宙中吗?你自己散播它,那是你的爱。有爱心,就采取行动!就像如果你爱男朋友或女朋友,要告诉他,你爱他并为他做点什么。送花给她、拥抱、亲吻,有所表示。同样,若你爱全人类就为他们做些事情。做些你认为能让人们知道,你爱他们的事,把爱心灌注在他们身上,有所行动。你知道怎么做的。你有上帝在内边,凭你的感觉真心做。每个人做法不一样,我不能告诉你怎么做。

那些不遵守天父教导和经典的人会如何呢?他们会如何呢?他们必须再学习爱的功课。也许必须用一种较辛苦的方式学习,那个我们称为地狱。他必须历经痛苦,才能了解痛苦没好处,就不会再重蹈覆辙。这就像是进医院,这样他才能治好有病的部分。任何人若让他人痛苦,就是因为他某部分灵体有病。经过治疗后,他才会恢复健康。只是人们对生活方式不同的选择,会导致不同的后果。所以《圣经》才说:「种什么因,得什么果,」「不论断别人,就不会被论断。」如果我们将来不想得到恶果,现在就要种善因,懂吗?所以《圣经》指引人们「不杀生、不妄语、不偷盗,」诸如此类。做为我们生活指标,未来才有较好的结果。

如果我们相信上帝,为什么还会受苦?祈祷也没有回应?你要提升到上帝的意识层次才能了解,那时你会很满足。当你透过灵性了悟,知道上帝有多么爱我们时,就算再回到这生活,也不会有任何抱怨。你会明白一切,了解各种事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-任何事都是为了我们最大的利益。我们每天才会感激。但要先认识上帝,好。

奉献我们所得的十分之一,对上帝有多重要呢?很重要,因为你有爱心。那是你的爱心。不是那十分之一,而是那伴随的爱心。将你所拥有的和较不幸的人分享,这份爱心很重要。

一个人超越肉体时,要如何分辨真正的境界呢?比方说会是幻觉吗?是,有方法可辨别。印心时我会教你们。不过只有想要深入灵性世界的人,才需要多了解这些。所以我们必须教你们,保护自己的方法。但如果你只是打坐十或二十分钟就没关系,不会有什么困扰你。你只要放轻松,静下心来,事业会做得更好、吃得好、睡得好,就这样!偶尔认识一下上帝,不会有危险的。

有必要每星期日,上教堂自我提醒吗?或者我们可以在内心和上帝沟通,就能记得自我?用心沟通,是,若你办得到。如果你能在内心和上帝沟通,就能在密室里祈祷,像《圣经》所说的那样。耶稣之后才有教堂。教堂里聚集了信奉上帝,并想要一起祷告的人。就像我们的团体;我们每星期天聚在一个地方。那也可称为教堂,不过我们称它为静坐中心-这天我们整天打坐,比其他日子更专心想念上帝,因为我们每天都很忙。每天上教堂的真正意义在此,为了能更深入地跟真我、上帝沟通。而且大家一起打坐,力量也比较大。假如你想睡觉,看到隔壁坐得很直,你会觉得不好意思,所以也会坐直。目的在此。且你们聚集的能量,也能互相帮忙。但若你已认识上帝,无论坐哪都是教堂。你应该每天上内心的教堂,不只是星期天而已。

我想知道上帝真正的奥秘所在,做个素食者可以抽大麻吗?我知道你想说什么。上帝真正奥秘为何?你得自己去发掘。我会教你如何寻找,不过你必须自己去找。我无法用物质的语言来解释上帝。我越解释,越误导你。懂吗?我能指引你找上帝,我所能做的就是这些。就我所知,吃纯素,不需摄取大麻,所以不要把它算进去。对你的打坐来说,它不是很有助益,所以请戒掉它。

他还想知道,可不可以吃大麻?你那么饿啊!天啊!有那么多蔬菜,你还吃不够?我劝你吃豆腐。是,你可以炒菠菜,对你比较好。任何会使我们意识模糊不清的东西,都不是上帝之道。上帝之道-不需要物质的辅助,不需要任何东西,因为上帝就是上帝!你无法改变祂,你无法叫祂靠近一点,不要认为只要有大麻之类的东西,就能带祂到你想去的地方。你只能认识上帝。就是这样-很单纯,很简单,认识上帝。只要专心,忘记世界,专心在上帝那边,你就会看见上帝。我会告诉你们方法,不需要任何东西。我们吃纯素是因为我们得吃一点东西来维持这个身体。吃东西为了长养身体,营养充足让我们有精神,这样就已经够好了。我们来这里不是为吃,是为了要认识上帝。懂吗?

同一个人问的问题:我贫穷是因我的想法或我的信念所造成?贫穷是因信念造成的,不过现在太迟了。我们的星球已被误导,相信人是有罪的,会因罪行而受罚等等…我们应在此过富裕生活,但在这世纪之前,曾有黄金时代。你们听说过吧?好久以前的黄金时代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都知道上帝,相信上帝,因为他们看得见上帝,感受得到上帝的爱。在那个时代,没有会报复的上帝,或「会嫉妒的上帝,」也完全无地狱的说法,因为处处是天堂。可是后来有些坏人制造这种恐惧,来控制群众。慢慢地这种恐惧进入我们的意识,我们开始慢慢地相信我们有罪,我们不好,我们无法认识上帝,因为我们被祂遗弃,我们生来就有罪,身上一直带着罪,我们所做的都是罪行。因此我们的意识已经被定型成那样。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事业会失败,我们变得更贫穷,丧失许多舒适的生活,包括物质的舒适。现在要彻底改变,是有点迟了。这种想法已深植在整个星球的意识中。若你要改变,还不太迟。如果准备要改变,今天就改!相信我所告诉你们的,每天在内边体验上帝的爱。你就会看见自己的生命如何变改。你会知道上帝真的就是爱,无论你要求什么,会已经在那里了。

您打坐的法门和口述祷告有何差别?因为据说口述祷告就是和上帝说话,这是真的吗?二者都对。只是对于上帝,有不同等级的了悟。我们的法门根本不用说话。我们不用费唇舌,不用任何物质的工具。我们直接上天堂,享受自在的生活,不用这个肉体。上帝不用人类的语言跟我们说话。祂有时也会。但我们不大声讲出来,也不必做什么,就可以沟通,我们是以上帝之道,以天国之道去了悟,那是一种静默之道。

亲爱的师父,在您的人生旅途当中经历过何种困境?能否与我分享。我不认为有什么,真的那么艰苦,虽然在那个时候,我和大家一样也会抱怨,我抱怨说:「为什么?我不喜欢!」当然我知道那对我好。任何困境都能坚定我们找寻上帝的意志和决心,并让我们知道只要还执着这无常的物质世界,我们永远会碰到困境。天堂没有困境,所以每当我们打坐或深入冥想时,离开肉体去天堂,就会体验到幸福和喜悦。然后即使当我们回到这个肉体,仍会保有一些加持力,因此生活会变得更好、更顺利。所以困境只是伪装的加持力,没问题的!我可把我的困境写成书,但何必呢?我宁可写一本书,谈谈我所受到的加持。